三国这个断章时代相比其他时代出现了大量能臣猛将,不得不单独提出来说下。小弟才疏学浅,比较偏好蜀将,只知道前中期的名人,后期的比喻蒋宛,邓芝,姜维等不甚了解,就不敢妄加评论了。
先说刘备这个人。我认为他和曹操一样,刚开始也想荡平诸侯,还天下于汉家,只是后来的发展让他也有了野心想做皇帝,这点诸葛看出来了。所以诸葛和荀誉(这字不会)一样是很痛心的。所以此后刘备很多行动诸葛都是在成都督促军粮而不是和刘备一起出谋划策。刘备死时,说若子不可辅,君可自取。他的真正意思,我认为是。如果我刘备想一统天下的想法儿子不能实现,诸葛你就按自己框扶汉室的想法做吧,这个取是按自己想法做的意思。
说起蜀汉第一将不得不说关羽了。关羽为什么这么出名,一般就是公认的2点。
1,忠贞不二,千里送嫂,报恩不忘义。2,围攻镶阳,震惊华夏。
易中天先生说关羽是个被宠坏的孩子,这点我不同意。易老说,马超投降后,关羽写信问马超怎么样,想和马超PK。易老的理解是关羽小心眼,天真。我认为,关羽只所以这么做是想:1,确认马超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有本事的人。2,确认自己在刘备集团不可动摇的第一位置,这点我认为很重要。
还有,刘备封关羽和黄忠同为四路将军时,关羽不干,说凭什么让我和一个老兵同列,易老的理解肯定是关羽又耍小性子了。大错特错,我认为关羽此刻认为这个位子不该是黄忠的,而是赵云的,跳出来为赵云维护利益。可以想象关羽这么重情谊的人,和赵云张飞同生共死这么多年,当自己和张飞都封将的时候,赵云还做杂号,他心里能好受吗?
其次就是襄樊战役。这战疑点很多。关羽上将军之兵出兵襄樊,按说刘备应该按诸葛的策略走汉中出兵策应才是。可刘备的做法是留胃炎镇守汉中,自己又回成都了。我觉得突破点就在这里,为什么当所有人都认为该留张飞了,却是胃炎。我觉得诸葛的说法很对,逐利之兵当双出,互相呼应。但并不一定要走汉中出兵。所以张飞没留在汉中。(我觉得,此刻刘备的想法是和张飞抓紧调集第2梯队,过河走西城方向出兵速取樊城阻断曹操北方的援军支援关羽拿镶阳。为什么刘备没动,而关羽兵败生亡了。这点实在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想当时肯定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导致刘备和张飞没动,只是这事没被史料记载。)
2,张飞,这个人很特点,也被很多人误解。很多人认为他莽撞,急噪等。现在已经证实了张飞这人善花鸟,女嫁于后主,按DNA来说应该也不丑,搞不好还是一美男呢。
大家可以看看前期的刘备,要么不分兵,一分兵肯定是关羽带一个部队,自己和张飞带一个部队。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不是张飞无能,而是刘备清楚自己比张飞还不如。(彝陵之战很多人嘲笑刘备的军事能力)。官渡之战前,曹操速兵灭了刘备。3人的下场是,刘备过河投了猿猴。关羽被俘虏。张飞呢,带者少数人成功突围,并立刻攻下一小县安身,然后打探2位哥哥下落。当阳之战,曹操大军在后紧追,刘备跑不脱了。此刻又是张飞请命,带少数人硬是把曹操的大军挡住了。(至于什么刘备怪张飞拆桥更是无稽之谈,以曹操的智慧,拆不拆都是要追的,拆了至少能争取点时间。)所以张飞这个人绝对是不亚于关羽的统帅级大将。为什么前期的刘备一直不让张飞带兵都留在身边,正是肯定了张飞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子龙没出现前,张飞更多的是在做保镖。所以我认为,张飞相比关羽,武力应该强点。关羽最大的本事应该就是北方人会水军。(所以我估计张飞可能是除了水军外比关羽更牛的人)
3,马超。这个人啊实在不好说,实在不行就按古人的说法吧,老马啊,自己单干的时候麻烦重重,投了刘备后不出力就安享了晚年啊。可惜啊,正是他的诸侯身份啊。刘备不可能完全信任他,他对刘备的唯一好处就是对西凉和羌族有威慑力。好比是刘备在西方的一块黄金盾牌。可惜了马超,猜想他投了刘备后,可能还想带领部队荡平西凉,收复自己的失地。愿望落空,只得抱憾而死。
4,赵云的出现。张飞应该感谢赵云,他的出现使得张飞由保镖解放做了带兵将军。赵云首先得肯定的是勇武,识大义。当阳之战,他虽然没有7进7出。但下属报告刘备他的妻子儿子都被曹军围了。刘备当时没说话,他肯定是认为没办法救了。赵云呢,2话没说真是单枪匹马冲进了曹军(估计应该带了不多的一点人)。成功救回后主,这个事太重大了,不光证明了赵云的能力,更奠定了蜀汉后期局面,不然后期刘备死了难免一乱。可惜这么一个人才,前期呢,可能没办法的情况下必须得做刘备的保镖。但是诸葛时期呢,赵云更多的角色是先锋,疑兵等,看不到他独领一军的表现。但走他的各种小战来看,赵云这个人真是有勇有谋,经常亲自断后,逢兵败而不乱。反正刘备封黄盅而不是赵云这事,我是很不理解的。。。
5,黄忠,这个人没什么好说的,是个出色的老干部,大家应该都认同。
6,魏延,主要说下最后经典的胃炎之乱。为什么诸葛死后他急着带兵往成都赶,并断了杨仪后路呢。个人认为,首先他们2个有仇是一点。最主要的是,胃炎带兵回成都是勤王,而不是造乱。因为都是蜀汉内部政治复杂。官员来源于各个集团。所以胃炎认为这个时候必须立刻带兵回去把成都保卫起来拥护后主持政,他很清楚杨仪这人会不服他,在不杀他的情况下,只有断路先阻挡他一下,因为杨仪的部队一旦回到成都肯定不会听胃炎调派。
7,最后诸葛小说一下。为什么赵云在的时候,不让赵云带兵,要节制赵云为先锋。胃炎在时,又要节制胃炎,不让胃炎带5000人出奇兵。说诸葛警甚,蜀国担不起失败恐怕说不过去。5000人,成了固然好,失败了,怕也担当的起吧。所以说诸葛对待这2个人,以及他的做法,大家自己评价吧
最后说明下,为什么这么评价这些人。我可以坦白的说,首先我承认我是他们的迷。但迷要迷的有道理,我们不能为了迷而歪曲事实,我们能迷的地方只有在史实没有记载的地方凭自己的历史观而想象。
222年8月,蜀主刘备统帅的东征大军在夷陵在东吴大将陆逊击败,蜀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成都,负责留守的丞相诸葛亮慨叹道:“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制止主公,不让他东征;即使东征,也一定不会溃败!详情>>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详情>>
廖化、蜀汉中后期劳苦功高的军事支柱之一,性情刚烈,官至右车骑将军。廖化字符俭,本名廖淳,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氏,性格果敢刚烈。廖化早先担任前将军关羽的主簿,219年关羽兵败被杀,帐下的廖化也归属吴详情>>
他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像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 、智激周瑜、三气周瑜、空城计等,把诸葛亮神化成了通天晓地、精通军事、运筹帷幄的一个完美人物。详情>>
清王朝覆灭之后,新生政权被袁世凯攫取,之后中国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其中吴佩孚是北洋直系军阀的代表之一,同时此人也是一员悍将,在军阀内战中多有胜绩。北伐军向北进攻时,也以吴军守卫的汀泗桥详情>>
偶听一词,朝天女户,不知何意,免不得一翻查找,原来,意跟殉葬有关。说到殉葬,咱记得历史书上说过,那是古代惨无人道的一种制度。说起惨无人道,有朋友要说了,咱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去框古人详情>>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从小饱读诗书,在我国的古代文学史中声名远著。柳宗元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文学家的?详情>>
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文臣有两个,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一个就是法正了。诸葛亮由于一部三国演义已经名扬四海,而法正却一直默默无闻,很少受到关注。详情>>
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称为杨六郎。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皇帝,而太子作为皇帝的第一继承人,可以说皇帝驾崩后就是太子继位,可是你知道么,历史上有位太子熬了14年登...详情>>
晚清时期的清政府一味的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自然也就和清朝最后的掌权人慈禧有着...详情>>
关羽成为武圣之后,人们觉得光是勇武忠义还不足以评价伟大的关羽,又继续在关羽身上添附各种神通,管武运,管财运,压邪气。详情>>
清王朝覆灭之后,新生政权被袁世凯攫取,之后中国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其中吴佩孚是北洋直系军阀的代表之一,同...详情>>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近代的一些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清朝的一些士兵有的衣服上是勇,有的却是兵,那这有...详情>>